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中层干部安全生产考试229题

时间:2024-06-02 14:37:01
中层干部安全生产考试229题[本文共13720字]

中层干部考试题库

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  A   。

 A.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 安全为主,预防第一,综合治理

 C.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安全发展          D. 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安全发展

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者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  C   临界量的单元。

 A. 等于         B. 超过        C. 等于或超过       D. 小于

3、重大危险源中的“单元”指的是: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  D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A. 200m         B. 300m        C. 400m             D. 500m

4、《劳动法》的全称是: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权益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 都不是

5、《劳动法》于  A  起施行。

 A. 1995年5月1日         B. 1995年1月1日

 C. 1994年7月5日         D. 1994年5月1日

6、关于职业病的描述,错误的是  D 。

 A. 职业病防治工作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B. 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岗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不变

 C. 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的,职业病病人的医疗和生活保障由最后的用人单位承担,除非最后的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该职业病与已无关

 D. 对已经被诊断为职业病的职工,用人单位可以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

7、《安全生产法》中的责任对象不包括下列哪个?  D  。

 A. 中介机构        B. 生产经营单位     C. 从业人员       D. 职工家属

8、根据《安全生产法》第二十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  C  和管理能力。

 A. 生产经营         B. 安全技术       C. 安全生产知识      D. 安全技能

9、重大事故隐患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可能造成 C  以上人员死亡,或者 C  万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重大社会影响的潜在事故危害。
 A. 10人,300万元     B. 20人,300万元   C. 10人,500万元      D. 20人,500万元

10、  A  对建设项目实施安全卫生“三同时”负全面责任。

 A. 建设单位         B. 施工单位       C. 监理单位          D. 生产单位

11、下列属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化学因素的是:  A  。

 A. 有毒物质         B. 激光           C. 噪声              D. 辐射

12、“5S”活动的内容是下列哪一项?  D  。

 A. 整洁、整顿、舒适、清洁、教养      B. 整洁、整顿、清扫、干净、素养

 C. 整洁、整顿、清扫、舒适、素养      D.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13、企业的日常检查不包括:  D  。

 A. 班组检查          B. 车间检查     C. 厂级检查      D. 季节性安全检查

14、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本教育制度。三级教育是指:  A  。

 A. 厂级、车间级和岗位(班组)级教育          B. 低级、中级、高级教育     

 C. 预备级、普及级、提高级教育                D. 都不是

15、以下对于危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 机械设备运行时对人体可产生机械性伤害危险的部位,称为危区

  B. 设备的尖角、毛刺属于静止型危区                 

C.旋转物件可以形成回转型危区

  D. 复合型危区可以分解为静止型危区和往复型危区

16、叉车在厂区行驶速度不得超过  B  。
 A: 3km/h          B: 5km/h         C: 10km/h        D: 15km/h

17、使用气焊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应大于_____,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均应大于  D  ,并不准在烈日下暴晒。

  A: 2米,5米       B: 3米,6米     C: 4米,8米      D: 5米,10米

18、动火分析的取样点要有代表性,特殊动火的分析样品应保留到动火结束,取样与动火间隔不得超过  D  分钟。      

A: 60      B: 50     C: 40     D: 30

 

19、国标GB3085—83中规定了5个等级的安全电压额定值,分别为  D  。

  A:50、46、24、12、6V         B:46、36、24、12、6V  

  C:50、42、36、24、12V        D:42、36、24、12、6V

20、凡在金属容器内、隧道内、水井内、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等的工作地点,以及狭窄、行动不便的特别危险环境或特别潮湿环境中使用的手持照明灯应采用

   C  安全电压。

   A. 36V      B. 24V      C. 12V      D. 6V

21、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和一级动火作业的《动火安全作业证》的有效期一般为  A  小时。    

A: 24         B: 12      C: 36        D: 48

22、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其氧含量不 ……此处隐藏12090个字……原则     D.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

206.在工业生产中降低额定功率属于:   C       。

A.降低潜在危险程度的原则      B.能量屏障原则    

C.冗余性原则     D.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

207.电路中的自动保安器属于:   C       。

A.降低潜在危险程度的原则      B.能量屏障原则    

C.闭锁原则     D.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

208.建筑高空作业的安全网属于:   B       。

A.降低潜在危险程度的原则      B.能量屏障原则    

C.坚固性原则     D.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

209.噪声源、辐射源等危险因素可采用     D     原则减小其危害。

A.降低潜在危险程度的原则      B.能量屏障原则    

C.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     D.距离防护原则

210.锅炉的熔栓、煤气发生炉的防爆膜、压力容器的泄压阀等。它们在危险情况出现前就发生破坏,从而释放或阻断能量,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这属于:

   A   

A.薄弱环节原则      B.能量屏障原则    

C.降低潜在危险程度的原则     D.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

211.根据不同作业性质和条件配各相应的保护用品及用具,采取被动的措施,以减轻事故和灾害造成的伤害或损失,这属于:  D      。

A.薄弱环节原则      B.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    

C.降低潜在危险程度的原则     D.个体防护原则

212.在不可能消除和控制危险及有害因素的条件下,以机器、机械手、自动控制器或机器人代替人或人体的某些操作,摆脱危险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这属于:   B     。

A.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      B.代替作业人员的原则    

C.降低潜在危险程度的原则     D.个体防护原则

213.采用光、声、色或其他标志等作为传递组织和技术信息的目标,以保证安全。如宣传画、安全标志、板报、警告等,这属于:   D     。

A.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      B.代替作业人员的原则    

C.降低潜在危险程度的原则     D.警告和禁止信息原则

214.   B     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A.区      B.县    C.市      D.省

215.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A     人以上死亡的事故。

A.30      B.10--29      C.3--9      D.1--2

216.重大事故,是指造成   B   死亡的事故。

A.30      B.10--29      C.3--9      D.1--2

217.较大事故,是指造成     C   死亡事故。

A.30      B.10--29      C.3--9      D.1--2

218.一般事故,是指造成   D    死亡事故。

A.30      B.10--29      C.3--9      D.1--2

219.某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正好1000万元,这属于:   C       。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220.无伤害事故、轻伤或微伤事故、伤亡事故的概率之比为  A   ,这就是海因里希的事故金字塔。

A.300:29:1      B.1:9:30      C.1:29:303     D.1:29:300

221. 在造成某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中,对事故发生起了主要作用的原因即为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既可以是直接原因,也可以是间接原因,这句话是:

  A      。

A.对的   B.错的    C.根据情况判定    D.不好说

222.《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明确地对事故报告程序作了法律上的规范,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发生职工伤亡事故后,当事人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及时采取自救、互救措施,保护好事故现场,并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在安排人员进行抢救的同时,对重伤以上的事故,应在   B      将事故概况用电话、电报或其他快速办法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A.立即      B.1小时内   C.2小时内      D.3小时内

22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   B     。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224.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 生产安全事故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C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A.10天      B.15天    C.30天      D.60天

225.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    A     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A.7天      B.10天    C.15天      D.30天

226.一般死亡事故由事故发生地     A     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

A.县(市、区、旗)      B.市(州、地)

C.省、自治区、直辖市    D.国家安监总局

227.较大死亡事故由事故发生地   B       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

A.县(市、区、旗)      B.市(州、地)

C.省、自治区、直辖市    D.国家安监总局

228.重大死亡事故由事故发生地    C     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组织成立事故调查组。

A.县(市、区、旗)      B.市(州、地)

C.省、自治区、直辖市    D.国家安监总局

229.特别重大事故发生后,按照事故发生单位的隶属关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者     B    组织成立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的调查工作。涉及军民两个方面的特大事故,组织事故调查的单位应当邀请军队派员参加事故的调查工作。

A.国务院      B.国务院归口管理部门

C.相关部门    D.国家安监总局


《中层干部安全生产考试229题[本文共1372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